那時候,三十多年以前,我剛進入職場沒多久,在一家私人企業工作。
公司新建置了電腦設備,電腦室設在總管理處,我們被安排前去參觀。有專人解說。那時電腦在民間企業,還不被使用,我們那個公司,也該算是先驅吧!
ㄧ堂課下來,一大堆的專用名詞和概念,把我們弄得糊裡糊塗的。現在依稀還記得的,CPU是電腦的心臟。電腦只有「加」沒有「乘」的觀念,靠著運算數度很快的優點,「乘」的指令,用「加」的運算,就能迅速完成。
電腦的內部,大約有三十坪 的空間,進入之前,規定要先脫去鞋子,換上專用的拖鞋,因為要保持無塵。
什麼都不懂的我們,只看到凸出地面一堆一堆的設備(像矮櫃)和纜線。名稱和作用,聽聽就好,沒要求我們要記得!
剛開始使用電腦,我接觸的部份,並沒有多大的改變和方便,那時我的工作,經理室的產銷管理單位,負責營業處和工廠方面溝通、協調。工廠庫存的最新項目及數量(當日)狀況,必須隨時掌握。每天的庫存表,就交給了電腦。
作法是:每天一早,泰山的倉管人員,用電話將前天工廠的繳庫明細報給電腦室,電腦室的同仁鍵入、使用電腦分類、加總、列印。在十點多的時候,辦公室的小妹會去把報表拿過來。後來,離開公司。沒注意到電腦在應用上的演變。
直到兒子以第一志願,考上建中,由於他的需要,家裡有了第一部電腦。
那是ㄧ部沒有品牌,請一位晚輩自行組裝的486。自行組裝比較便宜,不含列表機,也花了五萬塊錢。
這時我才驚覺,電腦的變化實在太大也太快了!
以30坪 房子的空間設備,濃縮成了桌上型的體積,非常普遍的進入了家庭。
電腦的應用,後來與網路結合,由於資訊取得容易,被形容成資訊爆炸的時代,工業革命後又一次社會型態的大轉變。
筆記型電腦→平板電腦。
進步的腳步,還未止歇。
短短幾十年,目睹這麼快速的轉變,也算有幸躬逢其會了!
※ 附記
『據說』當初那部電腦的造價,超過一百萬元。那時ㄧ個同事,剛在民生社區買一戶電梯大樓,也只花一百零四萬。現在能以這麼平民的價格,使用電腦科技,實在有幸!
我的第一部電腦也是486,很久沒聽說過這個名詞了好有感觸,因為那是我自己打工存錢買的.鳴~~付錢的當時還是覺得好貴喔!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