雲林老家,宗親族人在春節,例行性的,有次聚會。
選在農曆大年初一,團拜並聚餐。
只要沒有其他的行程安排,通常我會帶著家人參加。
今年我有了「倦鴻歸巢」個人網誌,想留紀錄,特地帶了相機。
回到老家,適時趕上。
這次聚會地點,安排在後院吳氏廳堂前。
相同的鄭家子孫,有一支承續了吳氏的香火。
長輩們口中講的『吳皮鄭骨』。
五嬸婆
族中年紀最大的長輩,由她來發放給每位晚輩紅包。
排隊領受紅包
美鈔一塊錢,將近兩百封,紅包錢數也不少。
上菜之前,到處走動,相互寒喧。達到了聚會的目的。
※ 古坑行
老家團聚後,不急著回家,女兒事先預訂了過夜的民宿,在古坑的華山。
為了要品嘗當地種植的台灣咖啡。
小時候在雲林長大,除了北港朝天宮拜拜、台西漁港、西螺大橋。記憶中好像沒有什麼可以參觀的景點。
車程不遠。
未達華山前,先逛有名的綠色遂道。
攤販很多,倒像個市集。
入夜後,抵達預計休息的地方,古坑鄉華山村-華麗民宿。
民宿主人真的是當地的農民。
民宿經營,細節不夠專業、周到。
拙拙的,反而凸顯農民那種純樸的親切感。
放好行李,兒子特地挑了一家,當地位處海拔最高的庭園咖啡,享受晚餐,同時欣賞夜景。
天不作美,起了好大的濃霧,從落地窗望出去,什麼也沒看到。反而開車回民宿的途中,提心吊膽,有點不值得,也有點掃興。
第二天早餐,由民宿提供,台式的農家菜色。
地瓜粥、煎菜頭粿、長年菜魯雙層肉、肉鬆、花生米、豆腐乳、蔥蛋、炒高麗菜、炒花椰菜。
看起來就非常對味。
我往盤裡夾了適量的花生米、豆腐乳、蔥蛋、炒高麗菜。滿足的吃了兩碗地瓜粥。
八點半退房,剛好雨停了,沒有影響到後續的行程。
咖啡大道旁,隨便找個停車場停車。
再找一家看起來還不錯的庭園式咖啡館。
進行選擇到古坑的目的-品嚐道地的台灣咖啡。
一家四人,只有女兒嗜好喝咖啡,咖啡的好壞也只有她懂。
從不喝咖啡的我,只是入境隨俗。
一杯200元的咖啡、便利商店35元的咖啡,對我來說,都是咖啡,我無法辨別高低。
咖啡大道繞了一圈,轉入文學步道。
雲林縣政府,在古坑,用咖啡做主題發展觀光。
巧妙結合上了文學。
相當清幽,悠閒的走在這條步道上,非常的愉快、舒服、
沿途石版路,有些罕見的字考考你。
走著走著,沿途的道旁,發現一顆大石頭,上面刻了寶娟妹的一小段文章(真的是她的筆跡)。
特地用相機拍下來。
原來寶妹已被列名為雲林縣的當代知名作家之ㄧ。
走完這條步道轉往嘉義的梅山公園
拍一些梅幹、梅枝、梅花
作為以後學畫梅花的參考。
回程途中,參觀了一家民營的福祿壽酒廠
一趟符合預期的旅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