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年歲增長,緩慢、逐漸形成了這麼一個想法。
呱呱落地,就從這一刻起,一趟事先無法預知過程,也不讓旅行者知曉終站的旅行,展開了!
為使這趟「生命之旅」,能夠順利進行、圓滿完成,上天賦予每一個生命,各有一具軀殼作為交通工具。
就像人世間的汽車,有不同的品牌,有進口的、有國產的、價位有高級的、一般的;甚至有勉強可以上路的『銅管車』。
人的軀體也分為強健的、病弱的、美麗的、醜陋的;甚至有天生殘缺的。無從選擇,如沒從因果、福緣的厚薄切入做為解釋,那就太不公平了!
接受了這一部車子,不管您滿意與否,只能接受安排,駕駛上路。爾後車子的維護、保養就是您自己的責任。
車子持續前行,需要足夠的油料。「生命之旅」要持續,人世間的財富資源就是不可或缺的油料。為了這些單純油料的獲得,各生命間展開了極其激烈的競爭。
爭奪之後,有些生命獲得的油料,超出他生命之旅全程需求的數倍、數十倍、、、甚而更多。有的生命辛勤終生,得到的,只是勉強夠用的油料。
您是屬於哪一類型的生命?如屬前者,應該感到欣慰;因為您已儲備了足夠的油料,以後的旅程,可以專注景點風景的欣賞,好好享受一番。
但也不要太過於高興、驕傲;更不能貪得無厭。為甚麼呢?
一個簡單的比喻(舉例):
如果美國政府,有一天突然這麼規定:歡迎您到美國旅遊,您所有的錢幣,一律兌換成美金。旅途中也可以打工,賺取更多的旅費。美國政府保有,隨時收回您旅行證件的權利(旅行天數不能由您來決定)。當您旅行證件被收回的那一天,您必須全數留下未使用完的美金,空手被遣回您原來國度。
真有這樣的規定,您是否會認為太過荒唐、不可思議?
生命之旅,主宰者就是這樣規定的。
台灣有句俗諺:「生不帶來;死不帶去」。
擁有太多驕人的財富,價值是否需要重新定義?
到生疏的國度旅遊,人們通常會選擇結伴前往,或是加入旅行團。在生命之旅,對不起,您不可能有這樣的選擇。
每一個生命,一律單獨的、採自助旅行來到人間。
您無須害怕旅途會太寂寞,上天已替您安排好了旅伴。事先已經來到,等您一出發立即會合。對於中途插隊的您,父母、家人都會由衷的歡迎。這是上天對生命厚道的安排。
旅行的伴侶陸續加入,上學有了同學、工作有了同事、各種場合結識了朋友、結婚有了配偶、兒女。
旅程中,交集相伴,時間有長有短。
人類創造兩個字:「緣份」。
「緣份」也有厚薄之分。
我十八歲那年,我的母親,由於車禍,離開了我們的家庭。對我來說,與母親只有十八年的緣份,似乎太薄了一些!
三十九歲那年,父親因為病痛,也離開了,我與父親也只有三十九年的緣份。
相聚的緣份,終有緣盡的時候,如何珍惜?是一個需要好好思考的課題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