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2月19日 星期六

快樂的老人

趁著春節假期,造訪了一趟三峽大板根。
走在雨林的山間小徑,類似的場景,勾起了三十年前的一小段回憶。
有一個機會,被招待到北台灣;林口山上的一個遊樂園。渡了一天假。
當時,那個遊樂園,尚在開發中,還未對外營業。
星期六晚上,被通知前往,由園方安排一天的食宿和節目。
園方為我們一家四口安排了一間小木屋。
隔天早餐後,遊樂園的主人出現,他親自為我們導覽園區。
年約七十的長者,一身輕便的休閒服,腳穿長筒馬鞋。
給人的印象是快樂、陽光及精神。
他的安排:先走一環山路,大約1小時。
          然後再到他的馬場,讓大家體驗一下騎馬
          的滋味。
          中午烤肉午餐。
          下午稍微休息後,游泳或由他帶領打一場
          鎚球。
          爬山,不想走路的人,不用勉強參加。
我隨著他爬山,一路上,他非常健談。
他是一個知名企業的老闆,年紀大了,放下了原來的事業。
由著興趣,開發這一片園區,做為退休後,活動的地方以及精神上的寄託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!所以規模要大一點。
打算在園區的一側,多蓋ㄧ些小木屋,聚集一票屬意的同伴,打造出一個「快樂的老人村」。
申請加入,需要經過他親自篩選。
加入的條件:沒有工作的牽掛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心胸開朗,有愉快的心境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身體健康,有自理生活的能力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最重要的一點,不要喪偶者,需要夫妻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二人同時進住。
由他免費提供住居。
『臥龍崗』非常有意思的取名,隱喻著諸葛孔明歸隱山林的豁達。
在馬場裡,他先騎馬輕鬆的繞了兩圈,停下來解說。
很貼切的比喻:
騎馬就像開車子。
油門、煞車、方向盤要先瞭解位置及如何操作?
如何讓馬接收人的指令,也有一套規則,
要馬前進,需要用腳,以馬凳輕扣馬腹。叩得越急、越用力,馬跑得越快。這是騎馬的油門。
要馬停止前進,雙手疆繩,平均力道往上往後拉,讓馬頭往上抬。這是騎馬的煞車。
要馬往右前進,就輕拉右手的繩子,往左就拉左手的繩子。
這是騎馬的方向盤。接著解說上、下馬的動作後,把我們交給了馬場的教練。騎著他專屬的馬,蹓馬去了!我明白了他為何一早就穿上長筒馬鞋的理由。
這是我唯一的騎馬經驗,練了許久,馬疆始終沒有脫離教練的手。
值的一提的是:上幼稚園的兒子,小小人兒馬上雄姿英發的照片,後來被登在報紙上,用來介紹這家遊樂園。沒有拿到模特兒的酬勞。
下午玩槌球。
高爾夫的縮小版,木刻的大木球替代小白球,唯一的長柄木槌取代了一大袋高球桿,沿途草地設置的小球門就是高球一個一個的洞。他說,這是平民的高爾夫,值得推廣。
認識了這一位懂得生活的快樂老人,讓我對那次休假,特別有記憶!
當時我只三十出頭,對他理念的感受,並不很深刻。
現在即將退休的我,不禁要想:如果我有他的財力,是否會有與他相同的作為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